曼联战术分析:后腰前置引发连锁反应,解析滕哈赫的换人意图
曼联又一次只踢了半场好球,在上半场占尽优势的情况下,下半场风云突变0:1输给了皇家社会,赛季四连胜戛然而止。本场比赛滕哈赫用半数以上的轮换阵容出战,并且在前场安排了多名精力充沛的球员,总算是踢出了比较具有控制力的比赛场面,或许对阵皇家社会的上半场比赛,才是滕哈赫理想中的比赛战术。
本场比赛,滕哈赫安排了弗雷德出现在前腰位置上,左边锋让冲刺速度更快、活动范围更大的埃兰加出场,右边锋则是安排了熟悉逼抢方式的安东尼,曼联等于在C罗身后安排了3个抢球机器出场,这基本代表了曼联是希望前场的球员就抢下球权,从而组织进攻。于是,曼联仅仅在上半场高位上就拿到了6次球权,虽然没有形成射门机会,但是那是属于创造力的问题。高位逼抢的有效拦截,让皇家社会在上半场仅仅取得3次射门机会,没有一次射正,德赫亚在禁区内闲的有些发慌。
于是,曼联的球门球长度终于开始低于40米,本场比赛曼联的平均球门球距离仅仅为22.9米,10次以上的传球序列拥有15次,PPDA指数达到了8.8次,是新赛季以来曼联最好的PPDA指数表现。而曼联在进攻14区的传球次数达到了20次,也是曼联新赛季以来的最高数据。
但是,这套战术也不是没有短板的。首先最为突出的问题在于中后卫以及右后卫位置上,林德洛夫、马奎尔的转身速度慢,所以他们不可能占据太多的上抢任务,而且前场球员的拼命抢断,让中后卫的存在感稍微有些低,所以曼联在无球状态下的活动范围,马奎尔、C罗、林德洛夫三人几乎是消失的。
但是,我们明显看到卡塞米罗在曼联无球状态下,明显是补充到右后卫的位置上,这就是曼联在本场比赛表现出来的关键问题,一旦卡塞米罗离开了后腰位置,那么后腰区域依靠埃里克森、弗雷德显然容易出现问题。于是,曼联的第一次换人调整出现了,速度更快的利桑德罗出场换下了达洛特,他可以在中后卫位置上起到托底的作用,而上半场达洛特身后留下了太多的空档,于是安排中后卫林德洛夫换位去保护,如此一来,卡塞米罗就可以继续在后腰位置上发挥作用。
但是又产生了新的问题,弗雷德、马拉西亚能够在左路支撑埃兰加的进攻,那么右边路少了达洛特之后,安东尼的进攻由谁来支撑呢?于是,B费替换了埃里克森出场了,曼联开始改踢433阵型,B费、弗雷德各自负责一个边路的协防、进攻推进任务,卡塞米罗拖后开始扫荡、发牌
但是,世界上从来没有完美的战术安排,首先是皇家社会在中场休息时进行了针对性的战术布置,那就让久保健英不要寻求战术配合了,而是用速度去爆破林德洛夫。或许皇家社会没有预料曼联会换下达洛特,但是一定看到了曼联右路的空档。问题是,曼联做出了应对,而林德洛夫实在看不住久保健英
其次,前场少了弗雷德的逼抢和协防,出现在前腰位置的B费无法替代弗雷德在前腰的扫荡作用,曼联的前场效率还是降低,下半场曼联就没有在高位拿下过球权。高位拿不下球权,自然把压力给了中场和后卫线,曼联在下半场的控制力开始下降,皇家社会开始攻出来了。
本场比赛曼联表现的更好一些,但是曼联输的并不冤枉。